文章

顯示從 9月, 2007 起發佈的文章

恒生銀行

圖片
恒生銀行本地最大的華人銀行,在六五年給匯豐"食”了。但一直以來仍保持華人管理,匯豐並無太大的直接管理,因為匯豐認為華人為本才是恒生成功重點(這也是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表現)。日前恒生又到了中大舉行招職講座,我也出席了。途中有一張keynote 引來整個會場一陣笑聲,那張keynote 主要包含了以下三張圖: 大家都覺得很搞笑,我想主要是第一張。我除了在神枱看過類似的牌外,沒看過用這種牌來做招牌的。在招職講座中的用語,重點,如何表現自己,和匯豐全然不同。會後借了一本恒生自己在九一年出的史書。 書上所述的視角和招職講座的是一致的。以華人為服及的主要對像,目標是在大中華區成為首屈一指的銀行。恒生成立的背景是民初,三三年,背景是民國初立,中國在各領域上開始收回實權,建立自己的現代企業,恒生自是眾多企業之一。及後中共掌權,國內民企收歸國有。以外來理論管治中國,和在中國民文中自身發展出來的港台企業自有不同。尤其在香港,免去了很多政治事件的影響。恒生在港成立至今,表現出來的和外行很不同。 實際地恒生如何地不同呢?第一,職講座的用語,"湊仔”指對新人作出指導,常指MT 是一家人。用的相片都是一群一群人,大摩用的是一個個人自述,匯豐好像唔多覺有人。當然少不了強調自己是中大畢業生,稱坐上客為師弟師妹。第二是早年批出借貸可以沒有次產負債表,靠的是“這個我們絕不介意,因為我們不但認識他們,更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家庭情况及公司業務,我們很樂意助他們一臂之力。香港的成就全賴這群人的努力。”(頁三十六,恒生銀行,1991年)。到現今恒生主要的生意仍是南華地區的中小企。第三,恒生很支持教育,有一些中國傳統重仕的味道。恒生出資成立恒商學院,中大成立之初恒生亦捐助很多錢,近日中大亦成立了以恒生創辦人命名的善衡書院。 恒生是很本地的銀行,近年亦打入南華市場,可現將來亦會以香港為主要基地。不過新一代若看不起那神主牌,大概就是匯豐全面私有化恒生並直接管埋之時。到時中大又會有昃臣書院嗎?

李安

圖片
看不到

有關匯豐, HSBC

圖片
金融帝國 - 匯豐 作者︰劉詩平 環球金融,地方智慧。The World's Local Bank。 香港人很熟悉的匯豐,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記得到幾年前到上海時,只看到一間匯豐,就有點奇怪,以上海命名的HSBC ,其上海和香港的地位相差之遠,於一個不明匯豐歷史的人是不合理的。幾年後,當我對中國近代史的了解增加,可以了解,但直到看了以HSBC 本位而寫成的這一本史料,才明白其中曲折。 由1865 成立開始,由英、德、印、丹、美多國的商人組成,主要以英、德為主,在一戰後,則差不多成為英國人管理的銀行。這自然和大英帝國的國力和在遠東的影響力有關,而匯豐的掘起和上海分部的失去,都和中國政治關係密切。相對其他外國銀行在遠東的發展, 匯豐成功在於他對準中國,以中國作為他的主要業務地域,總部亦設於香港,而不是設在印度或遠在歐洲。 總部在香港,加上國內如天津,北京的分行,做就了匯豐對中國國情較深入的了解。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成了中國數一數二的洋行,影響力巨大。如在上海如白銀的匯價,匯豐的匯價被視為標準匯價。其後匯豐在清庭和袁世凱手上得到不了貸款。直到民國,中資銀行才發展到可以和匯豐相比的水平。之後匯豐的因中共立國而退出中國市場,失去了其名字中的上海部分。近數十年,匯豐幾經購併、發展,到今時今日,書中都有詳說。 有關匯豐,除了史料,最有趣的是其International Management(IM) 如可實踐匯豐所自標的World’s Local Bank 。十一日到了HSBC 在中大的招職講座,上半部是IM,下半部是本地畢業生計劃。很明顯的兩個職級,雖然本地畢業生都有外派訓練。但和IM 一開始就以管理匯豐國際金融網絡為訓練目標不同。IM 一受雇就會派到匯豐在世界的分行,以和IM 自身出身不同的地區為佳。目標在於吸收在異文化工作經驗。匯豐亦會有IM 的集訓,以令IM 之間建位人脈,經營一個匯豐的管理階級。而匯豐的主席如葛森,都是由IM 倍訓出來的。 而由下層被提升至IM 層級並不常見,正如港府主EO 升做AO 的不常見般。這間World’s Local Bank 的World 和Local 是有層級之分的。但其互動如何,由世界各地招聘的IM 放在世界層級訓練後,其出身的文化,語言,是會被磨

百年

圖片
樹人

傾莊

圖片
貴客

評3 上網

既然無心情寫想法,就寫實際一點的東西。 之前說過,用了3 上網一排,現在在中大用了三天。發現問題不少。第一,經常自動轉做2G,要我手動轉回3才能上網。原因自然是3 的訊號很弱,2G 強得多,電話就自動轉做2G。此情況在入Lecture Room 後很常見,不知是否和3G 用的frequency 有關。這就大問題,因為除了在兩座工程大樓有Wifi 外,很多Lecture Room 都是無Wifi 的,本打算靠3 又很多時靠不了,須知上堂看wikipedia 對學習效能有很大的幫助,尤其發現Lecturer 講錯野。 而且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就是電話上說3 的signal 強弱,和上網的Latency 和Packet Lose 好像沒有甚麼。反而有一些signal 強的地方,Connection 不穩定,常斷線。 不過上Engineering 相關科相,帶電腦上住網聽教授講課同時看wikipedia 很有用。不過其他的科就會令我不專心,如Cyber Politic ,當他在說科技如何加強對人的Control 時,我拿著電腦做甚麼他也不知,發揮了agency,結果就是看RSS。

上堂

圖片
真是一種沒有效率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