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3月 08, 2009 與其說這本書是在寫尼采,不如說是在文革後周國平借尼采說自己的想 法,這本作為那個時代「大學生最喜愛的書籍」,很難想像是一本很嚴 格的學術書。書中所說是當然不是沒有根據,尼采所說的都有註腳引明出處。但有一 種很強的感覺,是作者借用尼采的口說自己心底的話。而用尼采,則是 作者所想,剛巧是和尼采想近。 無論如何,這本書作為了解尼采或周國平的入門,都是不錯的。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看見的都不是真的 2月 02, 2009 雖說書寫自己是不可能的,但仍想留下片言隻語。為的是給將來的自己重構一個假的自己也好,或是工具地記錄所謂心得。 從國內回來,對友人常說的一句「看見的都不是真的」有另一番體會。不是說國內假野多,而是,內外落差。未知原因為可,我想可從人口結構方面看出一點的原因。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對此作出一些把握。 先行寫下到過的地方(應該假不了?) 蘇州,上海。 主要看園景,但不知是否是真的:) 閱讀更多
活動 4月 13, 2009 星期六去了行山,四小時,完結時還看見了對面山有山火。日久沒看陽光,陽光對我己經很刺眼,那是《Wall E》 的進化... 昨天終於和妻子對了粉嶺戲院看《新宿事件》 ,原來那皮椅很好坐,不比旺角那些戲院差,而且還是大螢幕!算是拍得不錯,不過爾導說教的味道還是很重,而且角色也不是刻劃得很立體。 第一次看中大合唱團的表演《愛.無處不在》,感覺有一點奇怪。不過還沒能用言語說出。而近日比較失望的是《水中之書》,可能寄望比較高,而女主角演得有點生硬,演不出那種隨心,搞得男角的計算沒有對比可言。不過巴哈則演得不錯,和男主角合演得好看又有意思。反之另一套香港話劇團的《捕月魔君——卡里古拉》,劇本是卡謬的,我不諳荒誕為可,未能以所謂存在主義之言語評論。但劇做得好看,演員(我看的是辛偉強版本)演出了一種感覺,其矛盾,以及各人保持世界的不合理。魔君的拒絕為伍、希望,皆有張力。 值得講下還是和SY 看的《奧利安娜》,對白張力足夠,但不知是否己經不在大學,共感不強。想的己經是另一種教育及權力關係。 閱讀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