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王國, United Kindom
天氣和歐陸的不同不知是否和歐陸文化不同的原因之一呢?於我而言,英國和歐陸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星期日會開的超級市場,當然還有那熟識的英文。星期日工作自是英國政經文化表現之一,但除此之外,發現王到其他和歐陸差別很大的行為。但在大英博物館就很明顯看到和羅浮宮的不同,不是指建築上的,而是展品上的。雖然兩者都是以搶奪別民族的物品為主,但羅浮宮仍有很多的法國作品,但大英博物館基本上是沒有本國的展品的。在愛丁堡的蘇格蘭畫廊也是外國的展品為主,但都有一室是蘇格蘭畫家的作品。但相對於如意大利和法國的古典藝籤傳統,則太過失色了。
歷史呢?本打算去但沒有去倫敦市博物館,而到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看到,發現了可能更有趣的說法。就是英國自己說自己的大航海時代是以香港回歸為終結的,香港可利害了,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終止符。館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就是大英帝國如何統一世界的文化標準,推動文明,但面對後殖批評,館內只有一句當地人民自然有不同的批評。館的主要功能不是給我看,而是給學生看,當中國學生是喝狼奶長大時,英國喝的可能是狗奶。反正喝人奶的從來是少數,如反奴隸的Thomas Fowell Buxton。相對處於邊沿位置的蘇格蘭的自述就沒有那麼狗,比如說大航海時代為英國出征的多是蘇格蘇人,因為家鄉窮,又是很正常。說到各地的英語群體很多也是原自蘇格蘭,又說到二百年前如何敗給英格蘭,比較無有那麼反感。無他,弱者總是會得到多些同情。
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景點,有趣的如分隔東西半球的Greenwich Prime Meridian,西敏寺大笨鐘。守衛森嚴,面對恐怖襲擊的唐寧街。我在倫敦時正值Blair 決定辭職,不過對我完全沒有影響。然後還白金漢宮,很多的皇室公園。在公園看到很小肉,英國真是保守,在德國個個也是比堅尼,在München 還看過男性性器在享受太陽,在倫敦就是Bra 帶也看不見。不過英國的未婚懷孕問題郤比歐洲很多國家都嚴種,證明性開放才能解決問題。我在倫敦時,明光社發動對中大學生報的攻擊,根本就不是正視人性。壓抑性慾,只為性不成為枱面的議題,後果不會是年青人都沒有了性慾,而是年青人無知犯錯。到時明光社可以永遠的站在自製的道德高地自慰,討伐世人道德淪亡,雖然明光社有一些人可能是不舉而未能自慰。
留言